重慶市中小學勞動教育的相關政策文件及實驗區建設

【本文底部】掃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69農村創業:為2021新農人提供精選的涉農創業新項目,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隸屬:02.中小學勞動實踐研學基地(第396/411篇)

2018年10月,重慶市教委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通知》(渝教基發〔2018〕26號),2021年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若干措施》(渝委發﹝2021﹞5號)。重慶各區也相繼印發相關文件,例如,巴南區教委印發《巴南區新時代中小學勞動周實施方案》的通知(巴南教委發〔2022〕46號),合川區印發《重慶市合川區全面加強新時代學校勞動教育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榮昌區多維聯動建好國家勞動教育實驗區。有關重慶勞動教育政策的內容摘錄如下:

重慶市中小學勞動教育的相關政策文件及實驗區建設

重慶市教委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通知》

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通知》,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各中小學要抓住勞動教育的關鍵環節,確保勞動教育落到實處。

(一)加強課程落實。明確并保證勞動教育課時,開足開好。義務教育階段三到九年級開設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勞動與技術教育課,普通高中階段嚴格執行通用技術課程標準,課時可視情況相對集中。各??山Y合實際開設勞動教育校本課程,讓學生在特色勞動中學習勞動技術。各學科課堂要結合學科特點,挖掘勞動教育因素,加大勞動觀念和態度的培養,引導學生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

(二)加強校內勞動。各中小學要積極開展校內勞動,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普及校園種植,有條件的學??蛇m當開展養殖。大力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俱樂部活動,提高學生勞動意識。

(三)加強校外勞動。各中小學要將校外勞動納入學校的教育工作計劃,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綜合實踐基地和其他社會資源,安排一定時間組織學生參加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商業和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

(四)加強家務勞動。各中小學要密切家校聯系,轉變家長對孩子參與勞動的觀念,讓家長成為孩子家務勞動的指導者和協助者,形成勞動教育合力。學校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布置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作業。教育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幫著做。

重慶市中小學勞動教育的相關政策文件及實驗區建設

重慶榮昌區多維建好國家勞動教育實驗區

一是印發“實施方案”和“勞動清單”,明確方向和目標。先后印發《榮昌區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和《榮昌區中小學勞動教育任務清單》,區委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相關部門和鎮街職責;將開展勞動教育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給予工作保障。提出具體工作目標:到2023年,開發適合榮昌區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探索建立過程和結果相結合的勞動教育評價體系;建立一支專兼職勞動教育教師隊伍,培養10000名勞動小能手;打造50個特色勞動項目,創建5個校外勞動教育基地、30所勞動教育示范校,建好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秳趧咏逃蝿涨鍐巍返淖饔弥攸c在解決“教什么?怎么教?效果如何?”的問題?!肚鍐巍窂拇龠M學生全面發展出發,充分考慮學校、家庭等實施主體的可操作性,堅持“實踐體驗,適當適度”的原則,根據不同學齡段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按小學低段、中高段,初中段、高中段,分別排成“家務勞動、學校勞動、社會勞動”3個板塊,列出洗衣、做飯等細而又細的勞動實踐教育任務,全力讓勞動教育“方向清、目標明,成果顯”,著力構建“師生家校社”五位一體勞動教育實施體系,從而實現勞動教育認知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將勞動素養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去,基本形成“基礎+特色+活動”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二是培養“種子”教師、創建學科工作室,打好基礎作示范。

實施勞動教育“種子”教師培養計劃,在全區中小學中選取80名勞動專兼職教師作為“種子”教師,針對勞動教育資源開發、利用以及勞動教育課程的實施和評價進行培訓。創建首個中小學勞動教育學科實踐工作室,培養中小學勞動教育教師隊伍,對150 名專兼職勞動教育學科教師進行專題培訓、聘請一批勞動教育校外輔導員作為補充,為勞動教育開展打下基礎。通過培訓提高教師們對勞動教育本質的認識,以此引領和帶動全區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有序開展,確保學校勞動教育開齊開足,開出成效。

三是編寫勞動教育“清單課例”“指導手冊”,創新傳承非遺文化。榮昌區勞動教育學科實踐工作室帶領“種子教師”已完成《榮昌區中小學勞動教育任務清單》82個課例的編撰,供全區中小學勞動教育教師使用(編撰清單課例屬我市首創),同時結合榮昌“夏布”“陶”“折扇”三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鹵鵝、黃涼粉、鋪蓋面”等市級美食非物質文化遺產,自主編寫四大類24個主題的勞動教育指導手冊,采取發動“非遺”傳承人進課堂教學、學生進場所實訓、“非遺”作品進校園文化等方式,引導學生感悟工匠精神,傳承“非遺”文化,進一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四是創新勞動教育基地創建模式,以示范促進全覆蓋。為科學合理解決勞動場所、勞動基地,指導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榮昌區結合鄉村振興,在勞動教育中主要推行“政府+企業+N”(政府出政策、企業出資出場地、學校學生參與勞動實踐)合作模式:即,以安富街道國家級綜合實踐基地為核心,引領、帶動社會資本向勞動教育轉移,大力促進專項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發展,從而形成全區勞動教育實施框架,如清江鎮與重慶市造法自然文旅有限公司合作著力開發“創意農業?一日農耕園”精品課程、仁義鎮與重慶市百果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形成“學校+基地”的中長期勞動教育模式。以10所勞動教育示范校建設為中心,輻射區域中小學生扎實開展勞動教育。各鎮所在地較大規模學校以“日常勞動、勞動觀念、勞動技能”的培養為切入點,積極開發以“陶”“折扇”“夏布”等非遺文化為載體的勞動教育示范學校。目前我區本著“成熟一個,輻射一片”的原則計劃建成30所區級勞動教育示范校,由點及面,讓勞動教育在全區遍地開花結果。

五是探索完善學校勞動教育評價體系,提升勞動教育榮譽價值。探索建立勞動教育“實時記錄、階段總結、多元評價、分級達標” 于一體,學校勞動、家庭勞動、社會勞動全覆蓋的“勞動觀念”評價管理模式。按照“樹典型、強引領、爭先進”原則, 建立完善區級、校級、班級三級考評機制。每年組織評比,授予參與活動積極主動、具有科學探究精神且成效顯著的學生“勞動新星”“勞動小能手”稱號?;拘纬伞坝^念+過程+結果”的中小學勞動教育多元評價體系。在實施多元評價、分級達標考評過程中,學生通過尋標對標、學習先進典型,讓勞動教育的榮譽價值得到有效提升。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涉農創業個人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點擊這里免費下載 2021熱點涉農項目及惠農補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