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是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隸屬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國63%以上的水族人口聚居三都。其中水書習俗、水族端節、水族馬尾繡、水族剪紙、水族雙歌“旭早”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截至2021年10月,三都水族自治縣下轄2個街道、6個鎮,縣域地處月亮山、雷公山腹地,境內山嶺連綿,溪流交錯,處于云貴高原的東南斜坡,平均海拔在500至1000米之間。
2020年3月,三都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主要土特產有:九阡酒、九阡李、廷牌干辣椒、西廂雪梨、沃屯蜜桔,臍橙、沙田柚、周覃土花布、拉攬竹沙發、巫不香豬、木耳、麻竹筍、香菇、茶葉、花生等。
據貴州三都警方通報(9月18日),一起客車側翻事故:已致27人遇難20人受傷。事故發生時,車上載有47人。據金臺資訊9月19日報道,貴州三都:群眾自發捐贈6000斤大米支援貴陽。
貴州三都:數千畝蜜桔迎豐收
【光明網2022-09-17(圖/文 龍通麗)】眼下,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大河鎮新場村蜜桔迎來豐收,4500畝蜜桔種植基地掛滿了青黃相間的蜜桔。今年,蜜桔平均畝產6000斤左右,市場批發價每斤達1.2元。新場村從8月中旬開始采摘蜜桔,采取線上和線下同步銷售的方式將蜜桔銷往全國各地。
貴州三都:連片“稻田養魚”實現雙豐收
【金臺資訊2022-09-13】當下正處秋收時節,三都水族自治縣周覃鎮心合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50畝稻花魚迎來豐收。
綠油油的稻浪中,一條條魚兒在稻下穿梭,抓魚的群眾穿上水鞋擼起袖子,手拿漏斗和小桶下田。稻田中魚兒隨著水位降低逐漸露出水面,群眾奔著魚兒游走的方向奮力將其捉住,泥土沾滿了衣服和臉,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
“所謂的稻花魚就是在稻田里面養殖的魚,魚在稻田里面吃水稻開出的楊花,還有浮游生物以及水草,生物餌料比較豐富,所以魚比較肥?!比伎h農業農村局水產工程師韋祖禮說。
據了解,眼前的這片50畝稻田是心合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去年從幾十戶農戶的手中流轉土地打造的“菌 稻(魚) 菌”輪作種植示范項目,水稻示范品種多達18個,稻花魚畝產達到60斤,今年稻花魚首次迎來豐收。據合作社負責人介紹,稻田養魚是一種稻魚共生的種養模式,以水稻種植為中心、漁業養殖為輔,稻田為魚提供食物,魚為稻田提供有機肥,使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提升。
“這個項目比較粗放型,放了魚之后只要保持田間有水,幾乎不用飼料之類的。除了水稻收入外,魚算是額外收入。明年我們計劃把田坎加高一點,蓄水量多一點,魚的密度比今年多一點,那么收入一定會比今年更高?!毙暮洗宕逦瘯敝魅瓮鯊V州說。
近年來,三都積極整合土地資源,大力推廣“稻 魚”綜合種養模式,通過“以魚肥田、以稻養魚、魚稻共存”,實現一田多用,雙重收益,進一步增加群眾收入。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涉農創業個人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點擊這里免費下載 2021熱點涉農項目及惠農補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