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擬創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區,舉行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本文底部】掃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69農村創業:為2021新農人提供精選的涉農創業新項目,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隸屬:農村鄉村產業融合(第113/120篇)

重慶:擬創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區

【重慶日報2022-09-26】近日,《重慶市政策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實驗示范區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明確了創建政策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實驗田、示范區的目標、重點措施及實施步驟等內容。

重慶:擬創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區,舉行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農發行將全力支持重慶創建政策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實驗田、示范區,在信貸政策、信貸規模、金融產品創新、資源配置上給予傾斜,建立3000億元規模項目儲備庫,意向提供各類融資2000億元。

比如農發行將推出差異化信貸政策,區分不同區域和客戶,開辟辦貸“綠色通道”、給予差異化審批權限、設置差異化辦貸條件、合理設置貸款期限、執行最低資本金比例、適度放寬抵押擔保條件、放寬融資性擔保公司核準權限、適度放寬貸款評審條件、減免結算收費。

再如,農發行將給予實驗示范區項目優惠貸款利率。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區縣等重點區域和102項重大工程、長江大保護、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規模經營等重點項目,貸款執行利率最低可下浮0.5%。

重慶創建政策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實驗田、示范區,還將嘗試貸款模式、還款來源等方面的創新。例如,圍繞農村地區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等長江大保護重點領域,將推廣“河道清淤+廢棄物綜合利用”模式。河道清淤所產生的廢棄物利用料及河道周邊地塊存留廢片石的處置收入,也可作為項目還款來源。

重慶:舉行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重慶日報2022-09-26】9月23日是農歷秋分。當日,重慶市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在主會場——豐都縣包鸞鎮拉開帷幕。開幕式上舉行了農產品展銷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活動,當地群眾通過曬特產、展民俗、演歌舞等方式,禮贊豐收、歌頌勞動,喜迎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重慶:擬創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區,舉行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作為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始終致力于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在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充分展現中國自古以來以農為本的傳統。

會場外,471畝彩色水稻田景觀奪人眼球,水汽氤氳中,“百鳥朝鳳”造型和“豐收之都”文字格外秀美。彩色水稻田景觀選用了高產優質水稻品種,輔以市農科院自主培育的紫色稻、黃色稻種,在充分挖掘包鸞鎮歷史文化基礎上,用“鳳凰”“太陽”等元素,展現和美、吉祥、光明、熱烈等美好寓意,代表著廣大農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用稻谷堆成的山陵,展現倉廩實的意味,點出豐收主題。

會場內的氣氛則更加熱烈。盡管下著淅瀝小雨,但演職人員和觀演人員熱情不減,用《節節高》《川江號子》《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熱情洋溢的歌舞、雜技表演,展示勞動之美、分享勞動之樂。同時,為了歌頌勞動者,豐都評選出了當地“十佳新農人”并現場進行表彰和頒獎,激勵廣大農民繼續用辛勤汗水創造豐收佳績。

展銷現場共設置展位54個,推介展示豐都栗子大米、麻辣雞、牛肉、龍眼等特色產品,并利用抖音直播平臺,邀請直播帶貨達人現場直播,帶動農特產品銷售。非遺項目展區內,“豐都麻辣雞塊”“仙家豆腐乳”“青龍茶”“茶園白酒”“長坡風蘿卜”等13個非遺項目并排展出;“木棒棰戲”“龍孔戲牛舞”“秦家鑼鼓”“龍河高臺獅舞”“石工號子”等5個非遺項目也輪番上陣表演,吸引觀展者們欣賞、體驗,充分展示了豐都獨特的民俗文化。

近年來,重慶農業產業取得長足發展。重慶堅決守住守好糧食安全、耕地保護、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三條底線”,多措并舉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盤活利用撂荒地,依靠科技提單產,2021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1092.8萬噸、創近13年新高;蔬菜產量2184萬噸,比2017年增加321萬噸;出欄生豬1806.8萬頭,時隔6年之后再次站上1800萬頭關口。與此同時,油料、家禽、草食牲畜、水產品等重要農產品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在穩產保供基礎上,重慶持續推進1000個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建設,帶農能力明顯增強,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到1557萬余畝,覆蓋90%以上的脫貧戶和邊緣易致貧戶,產業幫扶對脫貧和邊緣易致貧人口的貢獻率超過50%,1918個脫貧村實現集體經營性總收入1.67億元,村均8.7萬元。

連日來,重慶還有部分區縣舉行了慶?;顒?,通過機械和人工收割稻谷表演、豐收歌舞、摸魚抓黃鱔、直播帶貨、特色農產品展銷等,共同營造慶祝鄉村豐收的美好氛圍,并把農產品轉化為農戶的收入。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涉農創業個人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點擊這里免費下載 2021熱點涉農項目及惠農補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