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隸屬:農村鄉村產業融合(第113/120篇)
-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補貼等16項農補在2018年將做調整!
- 廣東組織申報2018年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產業興村強縣示范項目
- 農業農村部:“互聯網+農業”促進鄉村振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甘肅省實施2018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行動,重點發展6類農產品
- 山西省2018農村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建設項目方案(附補助標準)
- 視頻:湖北武漢促進產業融合,走現代農業發展新路_69農業規劃
- 小土豆大作為:陜西榆陽入選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 第2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項目:扶持多少錢?有哪些融合類型?
-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打出農業產業融合升級“組合拳”
- 廣東農業新聞:惠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效初顯
- 易俗河鎮麥子石村:依托產業融合 發展休閑農業
- 五部門印發通知加快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建設,云上生產與網上銷售
- “稻漁空間”產業融合,融出農業新天地,魚蟹鴨游弋其間
- 湖北省有多少家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與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 當前美麗鄉村建設中存在哪些問題?應該采取哪些政策性對策
- 廣州農業的鄉村振興特色路:科技硬實力+農旅軟文化+多產業融合
- 海南儋州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共享農莊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 2021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申報:農業產業強鎮與現代農業產業園
- 創意文化+鄉村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關系與路徑有哪些?
- 休閑農業是撬動縣域產業鏈的新工具,怎么做好休閑農業產業鏈延伸?
- 巧用休閑農業的土地政策:農村哪些土地適合做休閑農業用地?
- 農產融合是趨勢!國家公布2021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創建名單
- 這種創新的海船,既可智能化養魚,還可海上旅游觀光!
-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與“農文旅”融合發展研討會舉行
- 鹿鳴現代農業融合發展項目開工,柳林縣擬設立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
- 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包含哪些內容?附案例說明
- 我國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問題有哪些?有何對策建議?
- 農業農村部:關于“鄉村產業規劃、支撐與發展建議”的答復
- 村級集體經濟的10種發展模式及案例,你們村集體采用哪一種?
- 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任務在農村,農文旅融合發展是一條共富捷徑
-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求緊迫,廣東省發布新規劃推動43項重大項目建設
- 特色農業怎么做?看看鄉村振興的“威海路徑”與特色農業發展的“宣威經驗”
- 將農業休閑與數字農業、科普教育有機結合,廣州兩大農業主題公園亮相
- 美麗鄉村建設:“康縣模式與江永縣模式”給我帶來的啟示
- 農業農村部啟動農產融合項目“興農撮合”活動,農業工程項目建設標準有哪些?
- 甘肅新型城鎮化規劃: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加強農業園區及美麗鄉村建設
- 廣西:推動民族特色村寨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附2021鄉村旅游重點村鎮
- 農業農村部:拓展農業多功能,促進農村電商,休閑農業等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 國家發改委:浙江省創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經驗總結
- 陜西?。喊l布15條冬季鄉村游精品線路,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經驗總結
- 年產值突破10億元的“百合鮮花小鎮”是怎樣煉成的?
- 社科院等發布“數智鄉村白皮書”,廣東即將發布農業元宇宙時空代言人
- 國家實施“東桑西移”后,廣西蠶桑后來者居上,2025年成為全國蠶桑強省
- 未來幾年竹產業將迎來發展春天!國家10部委首次聯合發文加大金融支持
- 光伏農業可達到萬億元規模,有哪些光伏農業項目及產品案例?
- 湖北?。号嘤厣a業,壯大龍頭農企,樹立區域品牌
- 青海省印發“十四五”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及脫貧攻堅成果實施意見
- 甘肅渭源縣:光伏農業已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的“陽光銀行”
- 國家林草局公布第二批(2022年)國家級林業產業示范園區名單,共59家
- 貴州安順及粵西(湛江茂名):實施“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工程
- 河南劃定2022年農業農村工作重點,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
- 湖南擬將建立網格化七級田長制,長春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
- 廣西崛起千億元林業產業集群,與國家林草局共建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
- 2022年中央1號文件:聚焦哪些鄉村產業發展及鄉村建設工程?
- 甘肅?。簞澏?022年三農工作任務,去年完成500個省級示范村建設
- 國家發改委:創新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機制,財政資金向農村能源建設傾斜
- 全國“十四五”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發展規劃:七項重大工程行動是關鍵!
- 2022農產融合項目申報啟動: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40個特色集群,200個農產強鎮
- 湖北新命名一批旅游名鎮名村,寧夏全面實施鄉村旅游“六大工程”
- 安徽鳳陽縣推進林旅融合發展,四川青神推動竹旅融合發展
- 三產融合,三變改革,三社融合: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 陜西文旅助力2022年鄉村振興工作,甘肅即將發布鄉村旅游發展報告
-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關鍵環節 ,河南探索村集體經濟新模式
- 重慶廣陽島農文旅融合變現生態價值,西寧新增20家星級鄉村文旅游接待點
- 河北:成立品牌農業發展聯盟,滄州市啟動農業品牌建設3年行動
- 廣東發布鄉村休閑產業十四五規劃,北京再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 廣西五級田長制保障糧食生產,郴州在湖南省率先推動“田長制”
- 孟姜塬村桃園休閑農業:集休閑賞花,生態采摘,農事體驗于一體
- 遵循四個鄉村建設規劃文件,這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值得參考借鑒
- 廣西2021年村莊綠化覆蓋率達40.55%,廣東茂名發布林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項目申報要注意哪些問題?
- 10年發展機遇期!各地林下經濟區域布局展開!
- 中辦國辦:印發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
- 國際茶日活動在廣東潮州開幕,探訪平利縣馬盤山生態農業觀光園
- 三園共創:重慶合川區力創國家糧油主導型現代農業產業園
- 國家儲備林建設:廣西推進項目融合發展,廣元召開項目培訓會
- 云南鳳慶縣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示范點,山西推進鄉村產業發展轉型
- 河北未來三年綠化美化村莊4000個,寧夏推進綠化高效示范管理
- 廣西下發政策文件,農業獎補資金重點扶持這些產業方向
- 浙江啟動首批林業固碳增匯試點建設,霍山縣林下經濟發展成績斐然
- 廣東五級林長制體系:啟動“林長綠美園”申報認定工作
- 陜西銅川構建林下經濟產業體系,山東臨沂編制綠化示范工程規劃
- 吉林召開農產品進景區對接會,遼寧大連嚴打涉旅養老違法行為
- 浙江成立自然保護地聯合會,湖南衡陽推進林草資源“虎威行動”
- 江西實施林下經濟發展千億工程,四川涼山發展森林康養產業集群
- 陜西特色產業:加強蘋果與食用菌全產業鏈建設
- 福建三明全面推進“156”鄉村建設:1個理念5項機制6個模式
- 十四五新型城鎮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及城鄉融合發展上有哪些舉措?
- 廣西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湖南加快推進林下經濟產業
- 9月30日前申報:“十四五”共創建300個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示范基地
- 湖北沙洋3措施壯大花卉苗木經濟,浙江長興推進花木產業轉型升級
- 三峽智慧冷鏈物流港項目啟動招商:3大功能區,總建筑面積20萬平米
- 廣西召開林業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會,山東開展森林撫育補貼項目核驗
- 山東組織開展自然教育科普活動,廣西印發林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
- 四川綿陽:啟動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工作,堅持山村造林興業富民
- 陜西以產業融合發展推進鄉村振興,西安以研學產品推進青少年游學
- 廣西油茶林:低產林改造成效明顯,鮮果畝產量較2020年增長46.75%
- 貴州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安徽亳州探索林農復合經營模式
- 山西太行山推進森林“四庫”建設,福建寧化推進森林康養業發展
- 山西省鄉村旅游發展:開啟露營旅游新業態,迭代升級創意節慶活動
- 發改委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指導意見》,農業品牌是重頭
- 重慶巫山:深挖村鎮特色,不掙錢的農家樂賺錢了 !
- 安徽助推國有林場轉型發展,云南森林生態系統規劃示范項目完成評估
- 淳化縣:藥食同源蕎麥大健康產業迎新機,三產融合撬動縣域經濟優質發展
- 鄉村振興鶴壁模式:政府+社會資本PPP運營模式+國開行貸款
- 農業發展銀行:各地政銀企精準對接,為項目建設融資融智
- 山西成功舉辦第6屆農村創業創新大賽,唐山開啟“認養農業”新模式
- 云南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貢山縣推行公司化運營,紅河州推廣“十法”
- 陜西命名19家自然教育基地,福建加快實施智慧林業“123工程”
- 江蘇千億農業重大項目全力開工,投資與貸款雙管齊下促推
- 河南:國際(鄭州)現代農業博覽會開幕,“1+N”農民豐收節即將舉行
- 四川啟動首個生態銀行試點基地,廣西擬認領18萬株鄉愁樹
- 重慶:擬創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區,舉行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 寧化縣:創新林業經營模式,創新林農培訓模式,創新林產種養模式
- 四川雅安雨城區力推林竹經濟,湖南祁陽市建成4個水肥一體化項目
- G20二十國農業部長會議召開,貴港擬建68個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
- 福建泰寧推進國際化FSC竹林認證,湖南會同縣啟動竹林碳匯建設項目
- 廣東印發森林旅游發展規劃,重慶推進林業營商環境創新試點
- 讓村民成為村莊規劃“審議人,河南1.58萬個村莊編制了村莊規劃成果
- 湖北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主要任務,保障措施,責任部門
重慶:擬創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區
【重慶日報2022-09-26】近日,《重慶市政策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實驗示范區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明確了創建政策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實驗田、示范區的目標、重點措施及實施步驟等內容。
農發行將全力支持重慶創建政策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實驗田、示范區,在信貸政策、信貸規模、金融產品創新、資源配置上給予傾斜,建立3000億元規模項目儲備庫,意向提供各類融資2000億元。
比如農發行將推出差異化信貸政策,區分不同區域和客戶,開辟辦貸“綠色通道”、給予差異化審批權限、設置差異化辦貸條件、合理設置貸款期限、執行最低資本金比例、適度放寬抵押擔保條件、放寬融資性擔保公司核準權限、適度放寬貸款評審條件、減免結算收費。
再如,農發行將給予實驗示范區項目優惠貸款利率。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區縣等重點區域和102項重大工程、長江大保護、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規模經營等重點項目,貸款執行利率最低可下浮0.5%。
重慶創建政策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實驗田、示范區,還將嘗試貸款模式、還款來源等方面的創新。例如,圍繞農村地區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等長江大保護重點領域,將推廣“河道清淤+廢棄物綜合利用”模式。河道清淤所產生的廢棄物利用料及河道周邊地塊存留廢片石的處置收入,也可作為項目還款來源。
重慶:舉行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重慶日報2022-09-26】9月23日是農歷秋分。當日,重慶市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在主會場——豐都縣包鸞鎮拉開帷幕。開幕式上舉行了農產品展銷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活動,當地群眾通過曬特產、展民俗、演歌舞等方式,禮贊豐收、歌頌勞動,喜迎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作為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始終致力于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在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充分展現中國自古以來以農為本的傳統。
會場外,471畝彩色水稻田景觀奪人眼球,水汽氤氳中,“百鳥朝鳳”造型和“豐收之都”文字格外秀美。彩色水稻田景觀選用了高產優質水稻品種,輔以市農科院自主培育的紫色稻、黃色稻種,在充分挖掘包鸞鎮歷史文化基礎上,用“鳳凰”“太陽”等元素,展現和美、吉祥、光明、熱烈等美好寓意,代表著廣大農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用稻谷堆成的山陵,展現倉廩實的意味,點出豐收主題。
會場內的氣氛則更加熱烈。盡管下著淅瀝小雨,但演職人員和觀演人員熱情不減,用《節節高》《川江號子》《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熱情洋溢的歌舞、雜技表演,展示勞動之美、分享勞動之樂。同時,為了歌頌勞動者,豐都評選出了當地“十佳新農人”并現場進行表彰和頒獎,激勵廣大農民繼續用辛勤汗水創造豐收佳績。
展銷現場共設置展位54個,推介展示豐都栗子大米、麻辣雞、牛肉、龍眼等特色產品,并利用抖音直播平臺,邀請直播帶貨達人現場直播,帶動農特產品銷售。非遺項目展區內,“豐都麻辣雞塊”“仙家豆腐乳”“青龍茶”“茶園白酒”“長坡風蘿卜”等13個非遺項目并排展出;“木棒棰戲”“龍孔戲牛舞”“秦家鑼鼓”“龍河高臺獅舞”“石工號子”等5個非遺項目也輪番上陣表演,吸引觀展者們欣賞、體驗,充分展示了豐都獨特的民俗文化。
近年來,重慶農業產業取得長足發展。重慶堅決守住守好糧食安全、耕地保護、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三條底線”,多措并舉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盤活利用撂荒地,依靠科技提單產,2021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1092.8萬噸、創近13年新高;蔬菜產量2184萬噸,比2017年增加321萬噸;出欄生豬1806.8萬頭,時隔6年之后再次站上1800萬頭關口。與此同時,油料、家禽、草食牲畜、水產品等重要農產品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在穩產保供基礎上,重慶持續推進1000個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建設,帶農能力明顯增強,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到1557萬余畝,覆蓋90%以上的脫貧戶和邊緣易致貧戶,產業幫扶對脫貧和邊緣易致貧人口的貢獻率超過50%,1918個脫貧村實現集體經營性總收入1.67億元,村均8.7萬元。
連日來,重慶還有部分區縣舉行了慶?;顒?,通過機械和人工收割稻谷表演、豐收歌舞、摸魚抓黃鱔、直播帶貨、特色農產品展銷等,共同營造慶祝鄉村豐收的美好氛圍,并把農產品轉化為農戶的收入。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涉農創業個人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點擊這里免費下載 2021熱點涉農項目及惠農補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