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化縣:創新林業經營模式,創新林農培訓模式,創新林產種養模式

【本文底部】掃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69農村創業:為2021新農人提供精選的涉農創業新項目,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隸屬:農村鄉村產業融合(第114/120篇)

寧化縣,隸屬于福建省三明市,地處福建省西部,武夷山東麓。2011年底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認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被福建省政府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客家習俗)之鄉”。2019年1月25日,入選2018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2019年度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市。2020年4月,寧化縣達到脫貧退出條件,退出福建省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稱號。

寧化穗利牌大米和綠風牌細木工板被評為省名牌產品,“正泉盛”、“淮土”2個商標獲市知名商標稱號,三和木業有限公司通過國家“十環認證”,客家源牌紅薯粉絲、寧花牌山茶油、碧水牌姬松茸3個產品獲綠色食品標志

寧化縣:創新林業經營模式,創新林農培訓模式,創新林產種養模式

【來源:?福建省林業局2022-09-27】近年來,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要求,堅持創新驅動,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經濟發展、群眾致富的“共贏”發展之路。

一、創新林業經營模式。

著力構建新型林業經營體系,推進林業的規?;?、集約化、專業化經營。一是培育經營主體。積極推廣家庭林場、林業專業合作社、林業大戶等新型林業經營模式,引導林農通過轉包、租賃、轉讓、入股、合作等形式實現規模經營。寧化縣培育林下經濟產業經營主體超100家,實施省級林業經營主體標準化建設項目15個,18家從事林下經濟的新型經營主體獲評市級以上示范單位。二是強化基地帶動。創建林下種養示范基地50個,輻射帶動了大批群眾參與林下種養,特別是寧化益珍公司建立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了以石寮、張坊、下洋、棠地為主的7個百畝林下種植三葉青示范片,被評為第五批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三是創建示范鄉鎮。在水茜、安遠等鄉鎮實施發展林下種植獎補政策,對連片種植具備一定規模條件的種植戶給予獎補資金和政策傾斜。水茜鎮、安遠鎮均獲評省級林下經濟示范鄉鎮,水茜鎮發展林下經濟案例成功入選國家林草局林下經濟發展典型案例,是2021年福建省唯一一個入選的案例。

二、創新林農培訓模式。

探索建立“林農點單 專家送餐”林業科技精準服務模式,帶動林業發展技術向鄉村下沉,該做法在福建全省得到推廣。一是自主“點單”,實現林農需求精準。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制定“林下種植和養殖技術”“高產高效油茶林培育技術”等八大類林業技術清單,由林農根據自身生產需求自主“點單”,實現了從“我講什么,你學什么”到“你想學什么,我就講什么”的轉變。二是“送餐”上門,實現技術服務精準。精準了解需求后,寧化縣林業局林業科技服務隊“送餐”到村里或山上,采取“面對面”交流、“手把手”教學的方式為林農解決林業生產難題,實現了從“不對胃口的大鍋飯”到“專人定制的營養餐”的轉變。三是定期回訪,實現效果反饋精準。制定反饋跟蹤機制,技術服務結束后,及時向林農發放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共設11個選項,全方位了解林農的滿意度,實現了從“一錘子買賣”到“全過程跟蹤”的轉變。目前,已開展“林農點單 專家送餐”服務150余次,林農滿意率達100%,第一位參與“點單”的林農所種植的油茶產量已比當時翻了5倍。

寧化縣:創新林業經營模式,創新林農培訓模式,創新林產種養模式

三、創新林產種養模式。

立足寧化實際,分區、分片、分品種發展,有力推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采集加工、景觀利用等林下經濟產業齊頭并進。一是科學合理布局。將寧化縣林下經濟發展規劃布局為4個具有明顯地域特征的建設區域,北部重點發展林下種植中草藥和野生食用菌采集,西部重點發展油茶采集加工,中東部重點發展林下養殖和森林旅游業,南部重點發展竹筍采集加工和林下套種中藥材。二是打造特色品種。重點打造七葉一枝花、三葉青、黃精等林下種植品種,蜜蜂、雞鴨等林下養殖品種,竹筍、油茶、野生食用菌等林下采集品種,森林人家、農家樂和休閑山莊等森林景觀利用品種。寧化縣已有省級森林康養基地2個、三星級以上森林人家12個,成功注冊茶油、竹筍、中草藥、蜂蜜等商標10余個,其中“淮土茶油”“寧化客家黑筍干”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商標。三是推動規模發展。大力推動“一鄉一品”建設,安遠鎮林下套種七葉一枝花、水茜鎮林下套種三葉青的發展規模均已超3000畝。安樂鎮、治平鄉林下套種黃精、城郊鄉林下套種鐵皮石斛和茯苓、湖村鎮林下套種太子參和白芍、濟村鄉蜜蜂養殖、城區周邊森林休閑和康養等產業均已初具規模。寧化縣林下經濟總產值超8億元,發展林下經濟面積44.2萬畝,參與林下經濟產業的林農超2萬戶。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涉農創業個人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點擊這里免費下載 2021熱點涉農項目及惠農補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