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二十國農業部長會議召開,貴港擬建68個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

【本文底部】掃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69農村創業:為2021新農人提供精選的涉農創業新項目,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政策!



本文隸屬:農村鄉村產業融合(第116/120篇)

二十國農業部長會議召開

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9月28日報道,2022年二十國集團(G20)農業部長會議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召開。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視頻出席并發言,分享中國建設強韌和可持續農業糧食體系的經驗,提出糧農安全治理中方倡議。

G20二十國農業部長會議召開,貴港擬建68個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

唐仁健表示,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糧食安全,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目前已建成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超過9億畝,小麥、水稻、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均超過85%,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5年負增長,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6%。今年,中國克服北方去年罕見秋雨秋汛、南方嚴重高溫干旱等影響,再奪夏糧、早稻豐收,秋糧豐收在望,將為世界糧食安全再次作出中國貢獻。

唐仁健倡議,二十國集團應著眼全球共同發展,圍繞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攜手推動糧食系統可持續轉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有力支撐。一是聚焦糧食產能提升,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合作,減少高新技術和裝備的交流限制,加大對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的支持,切實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二是注重資源持續利用,推廣科學施肥、節水灌溉、綠色防控等節本增效技術,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綠色發展水平。三是發揮多邊機制作用,完善糧農治理體系,支持聯合國全球糧食、能源和金融危機應對小組發揮統籌協調作用,與有關國際組織密切協作,共同應對糧食安全問題。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在農業貿易分論壇發言,強調中國通過綜合施策,立足國內保障糧食基本自給,堅定支持以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各成員應共同遵守世貿組織規則,深化糧食供應國際合作,呼吁糧食出口大國積極履行國際責任,減少出口限制,釋放出口潛力,紓解市場供應緊張。

本次會議由印度尼西亞主辦。二十國集團成員和特邀國農業部長,及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會議。

G20二十國農業部長會議召開,貴港擬建68個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

貴港擬建68個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

【廣西日報2022-09-28】近日,記者從貴港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8月底,該市已累計建設68個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年內計劃新增49個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1個國家級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試點縣建設項目。

近年來,貴港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續推進農產品產地倉儲冷鏈物流建設,著力補齊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短板,暢通鮮活農產品出城路徑,進一步提升鄉村產業鏈、供應鏈的現代化水平。鼓勵和扶持涉農企業建設農產品加工、倉儲冷鏈物流設施,重點做好水果、蔬菜等產品的冷鏈物流項目設施建設,延長產品貨架期,為服務鄉村農業產業、提高農民收入、增強市場穩定性、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有力支撐。

該市積極推進“廣西好嘢”數字化產地倉建設,加大力度解決農產品產后不耐儲藏、農產品不分級、品牌弱等制約銷售發展的難題。數字化產地倉是在農產品產地就近建設的倉儲設施,讓農產品就近入倉,可減少營養損失。而入倉農產品通過數字化和自動化設備設施,可高效完成清洗、分檢、分級、檢測、品控、貼標、保鮮、分送、銷售等一系列流程,使原始農產品變成標準化商品,有效提高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助推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貴港市已建設了火龍果產地倉運營中心等3個數字化產地倉,力爭年內新增3個數字化產地倉。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涉農創業個人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點擊這里免費下載 2021熱點涉農項目及惠農補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