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公布第三批生態旅游特色線路,四川探索鄉村振興的林業+模式

【本文底部】掃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69農村創業:為2021新農人提供精選的涉農創業新項目,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政策!



陜西公布第三批生態旅游特色線路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2022-10-10(趙俠)】近日,陜西省林業局公布第三批生態旅游特色線路,進一步豐富森林旅游、自然體驗、研學旅游等生態服務產品,提升生態旅游新動能。

陜西公布第三批生態旅游特色線路,四川探索鄉村振興的林業+模式

大美秦嶺生態旅游線路:長安區—鄠邑區—周至縣—眉縣—寶雞市。節點有西安祥峪森林公園、太平國家森林公園、秦嶺植物園、西安田裕河國家濕地公園、樓觀臺國家森林公園、紅河谷森林公園、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寶雞天臺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嘉陵江源國家森林公園。

黃河地質遺跡生態旅游線路:宜川縣—延川縣—清澗縣—佳縣。節點有宜川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延川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清澗無定河曲流群省級地質公園、佳縣九曲黃河省級地質公園。

秦直道生態旅游線路:黃陵縣—富縣—甘泉縣。節點有黃帝陵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黃陵國家森林公園、子午嶺國家森林公園、勞山國家森林公園、甘泉大峽谷。

巴山珍稀植物生態旅游線路:嵐皋縣—平利縣。節點有嵐皋巴山珍稀植物園、南宮山國家森林公園、千家坪國家森林公園。

紅色教育生態線路:延川縣—延安市—南泥灣。節點有文安驛古鎮文化園、延安紅色教育基地(延安革命紀念館)、延安國家森林公園、陜西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

截至目前,陜西共發布16條生態旅游線路。前兩批發布的線路分別是觀賞紅葉生態旅游線路、油畫森林生態旅游線路、“秦嶺四寶”尋蹤生態旅游線路、“東方紅寶石”朱鹮生態旅游線路、森林康養生態旅游線路、生態體驗旅游線路、秦嶺印記生態旅游線路、黃河濕地生態旅游線路、陜北大漠風光生態旅游線路、高山杜鵑生態旅游線路、暢游草原生態旅游線路。

陜西公布第三批生態旅游特色線路,四川探索鄉村振興的林業+模式

四川探索鄉村振興的林業+模式

【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2022-10-10(吉麗)】近年來,四川省廣安市華鎣市積極探索推行“林業+”模式,實現林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林業+園區,搭建助農新平臺。

建成省級現代林業園區1個、廣安市級現代林業園區2個,輻射帶動成立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23家(國家級示范林業專業合作社1家、省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示范林業專業合作社6家)。在園區推廣“保底分紅”“勞務承包”等多種合作發展模式,年均帶動1.2萬人就業,帶動周邊農戶年戶均增收9000元以上。

陜西公布第三批生態旅游特色線路,四川探索鄉村振興的林業+模式

林業+科技,激發發展新動力。

強化林業科技支撐,積極與省林科院、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宜賓學院、成都大學等開展技術合作,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個,馴化培育花卉苗木品種38個,大力推廣油樟豐產栽培、矮化密植等實用技術。推進“林農點單,專家送餐”林業科技服務,培訓技術人員、林農近1000人次。

林業+旅游,打造致富新引擎。

充分發揮華鎣山森林資源優勢,全力發展生態旅游和林下經濟。打造省級森林康養基地3個,發展森(竹)林人家14戶,帶動400人就業,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大力發展林花、林藥、林禽、林蜂等林下經濟4.9萬畝,帶動8000戶農戶,全市林下經濟綜合年產值達4.6億元,有序推動林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了林下致富路。

【聲明】本文(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涉農創業個人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點擊這里免費下載 2021熱點涉農項目及惠農補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