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引導金融機構支持鄉村振興,天津推進活體畜禽抵押融資服務

北京市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出臺《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方案》,要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鄉村振興支持力度。如何支持鄉村產業振興,成為金融工作的著力點。天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牛豬羊蛋雞等活體畜禽抵押融資工作,打造“政府、銀行、擔保、保險”聯動支持畜禽養殖產業發展的金融支農模式,努力盤活規模畜禽養殖場生物性資產。 Continue reading 北京引導金融機構支持鄉村振興,天津推進活體畜禽抵押融資服務

中國農業接力跑:大農業期待更多“農二代”年輕人的加入!

劉長洪感慨,農業領域太缺年輕人了。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的《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顯示,農林牧漁業35歲以下就業人口占比僅為13.6%,位列20個被統計行業末尾,遠低于32.9%的平均水平。多位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的農業從業者認為,農業需要更多年輕人的加入。劉長洪期待豐收,更期待年輕人接過中國農業的接力棒。 Continue reading 中國農業接力跑:大農業期待更多“農二代”年輕人的加入!

浙江印發木本油料全產業鏈發展(2022-2025年)實施方案

日前,浙江省林業局印發《浙江省木本油料全產業鏈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將按照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保障供應鏈、完善利益鏈的發展原則,不斷完善投入機制,優化資源管理,推進示范建設,強化科技支撐,構建政府引導、企業帶動、農戶參與、金融助力的良好產業生態,加快木本油料產業轉型升級。 Continue reading 浙江印發木本油料全產業鏈發展(2022-2025年)實施方案

山西成功舉辦第6屆農村創業創新大賽,唐山開啟“認養農業”新模式

9月8日,“農行杯”山西省第六屆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決賽在太原成功舉辦。比賽分農產品產銷類和平臺服務類2個組進行,26位選手同臺競技、激烈角逐,最后決出一等獎2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9個和優秀獎9個。近年來,唐山市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認養農業、都市農業,通過認養農業促進了休閑農業產業新提升 Continue reading 山西成功舉辦第6屆農村創業創新大賽,唐山開啟“認養農業”新模式

甘肅:印發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文件,創新教育助力鄉村旅游發展

近日,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等十部門印發《關于促進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引導鄉村民宿開發和建設,推動鄉村民宿提質升級,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積極貢獻。9月6日下午,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與蘭州文理學院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蘭州文理學院綜合實訓樓舉行。 Continue reading 甘肅:印發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文件,創新教育助力鄉村旅游發展

廣東潮州召開林業碳匯培訓會,湖南桂陽打造美麗鄉村示范帶

為推動林業生態建設產業化,加快林業碳匯交易相關工作,近日,廣東省潮州市舉辦林業碳匯培訓會。大樹掩映下,休閑亭、遮陽廊、園林小景新穎別致、游人如織。在湖南省桂陽縣正和鎮的西河兩岸,各種種養基地、生態農業與休閑觀光產業基地錯落有致,呈現一幅美麗鄉村畫卷。 Continue reading 廣東潮州召開林業碳匯培訓會,湖南桂陽打造美麗鄉村示范帶

農業文化遺產集自然,文化遺產與文化景觀為一身,如何保護和發展?

農業文化遺產從某種意義下體現了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文化景觀的綜合特點,是一類復合性遺產。需要地方政府組織相關專家和文化學者,認真梳理整合相關的內容,組織編寫出農業文化遺產相關的科普讀物,在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和研學旅行課程,讓這些散發著濃厚土地芬芳的教材走進學生的心田,讓農業文化遺產成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項目。 Continue reading 農業文化遺產集自然,文化遺產與文化景觀為一身,如何保護和發展?

重慶廣陽島農文旅融合變現生態價值,西寧新增20家星級鄉村文旅游接待點

日落, 聯邦, 壞布豪, 田園詩般的, 美麗的, 情緒, 風景秀麗的, 景觀

如何進一步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產,將生態價值變現為經濟價值?3月3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南岸區獲悉,該區依托廣陽島良好的載體條件,用二產三產帶動一產,用文化內涵提升農產品價值,用場景體驗帶動在地消費,用文創復活傳統產業,譜寫綠色發展的春天序曲。4月1日,記者從西寧市“三鄉工程”聯席會議辦公室獲悉,今年西寧市新增20家星級鄉村文化旅游接待點,其中,三星級鄉村文化旅游接待點14家,四星級鄉村文化旅游接待點6家。 Continue reading 重慶廣陽島農文旅融合變現生態價值,西寧新增20家星級鄉村文旅游接待點

甘肅省西寧市:打造高原特色冷涼農業,開啟全市186萬畝春耕工作

青海農業是在獨特的氣候條件下逐步生成、演替、發展的,這種獨特的高原氣候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冷涼型”。冷涼經濟是特指中國西部冷涼氣候而形成的經濟狀態。結合綠色消費的世界潮流,中國農科院研究員曲東玉提出了“冷涼經濟”的新概念,并認為這是西部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經濟的一個重要方向。例如冷涼蔬菜,又叫喜涼蔬菜,是指適宜在氣候冷涼地區夏季生產的蔬菜,其最適宜生長溫度在17℃-25℃范圍。春暖西寧,風光正好。廣袤的田野里,希望的種子已經種下,180萬畝沃野一派生機盎然…… Continue reading 甘肅省西寧市:打造高原特色冷涼農業,開啟全市186萬畝春耕工作

全國“十四五”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發展規劃:七項重大工程行動是關鍵!

2022年3月3日,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農產品規劃》),全面安排“十四五”時期農產品產地市場發展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等,推進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的市場支撐。我國農產品產地市場發展總體處于起步階段,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產銷能力不匹配、設施建設滯后及運行效率較低。 Continue reading 全國“十四五”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發展規劃:七項重大工程行動是關鍵!

貴州安順及粵西(湛江茂名):實施“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工程

月11日,記者從貴州全省農業農村局長會議上獲悉,2022年,安順市將聚焦“創品牌促增收”,實施“安順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工程,提升農村產業效益。據了解,2021年,安順農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提升、特色產業加快融合發展.2021年,湛江海關聚焦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推動粵西特色食品農產品擴大出口,國際市場份額和美譽度不斷提升,芒果、龍眼、羅非魚、湯圓等產品爭相擴大“朋友圈”,實現14個首次出口。 Continue reading 貴州安順及粵西(湛江茂名):實施“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工程

湖北省:公布2021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

近日,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了2021年湖北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武漢市蔡甸區水產現代農業產業園、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鐵山區香椿現代農業產業園等46個產業園上榜。近年來,一個怪象困擾農業發展:一邊是環保壓力大,畜禽糞污直排造成環境污染,垃圾太多了;一邊是化肥減量增效壓力大,農田亟需有機肥替代化肥,有機肥又太少了。其實,這一“多”一“少”間,正昭示著畜禽養殖廢棄物利用的巨大空間。 Continue reading 湖北省:公布2021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

什么是低碳農業?天津市東麗區培育特色農產品產業鏈低碳農業

低碳農業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技術與制度創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種手段,盡可能減少農業產供銷過程中的高碳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在確保食品供給及糧食安全前提下,實現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農業發展模式。立農為農,聯農帶農,強農富農。近年來,東麗區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延伸特色農產品產業鏈條,培育數字農業、體驗農業、生態農業、創意農業、低碳農業等新型業態,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澎湃動力。 Continue reading 什么是低碳農業?天津市東麗區培育特色農產品產業鏈低碳農業

未來5年,湖北將投放近3萬億元扶持鄉村重點產業,農產品加工收入將達1.8萬億元

為推進十大農業主導產業鏈建設,湖北省即將為十個產業鏈各下撥5000萬元財政獎補資金,重點支持各產業鏈的頭部企業、科技型領軍企業和“精專特新”小巨人企業。同時,與該廳簽訂合作協議的多家金融機構正加大涉農資金的投放力度。未來五年,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郵儲銀行湖北省分行、農發行湖北省分行等12家金融機構將投放近3萬億元支持湖北鄉村產業振興。到2025年,湖北省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收入達到1.8萬億元。 Continue reading 未來5年,湖北將投放近3萬億元扶持鄉村重點產業,農產品加工收入將達1.8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