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濕地面積全國最大,武漢則是一座生長在濕地上的城市
近十年來,青海累計投入各類濕地保護資金11.78億元,開展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224項,一批退化濕地得到修復,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進一步增強,為筑牢“中華水塔”奠定基礎。更令人自豪的是,全球目前評出的43個國際濕地城市中,武漢是其中唯一的千萬以上人口城市,武漢就是一座生長在濕地上的城市。 Continue reading 青海濕地面積全國最大,武漢則是一座生長在濕地上的城市
近十年來,青海累計投入各類濕地保護資金11.78億元,開展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224項,一批退化濕地得到修復,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進一步增強,為筑牢“中華水塔”奠定基礎。更令人自豪的是,全球目前評出的43個國際濕地城市中,武漢是其中唯一的千萬以上人口城市,武漢就是一座生長在濕地上的城市。 Continue reading 青海濕地面積全國最大,武漢則是一座生長在濕地上的城市
第三屆荊楚鄉村文化旅游節在湖北省仙桃市啟幕。為了讓更多游客了解南昌鄉村魅力,10月25日,由南昌市政府主辦、南昌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承辦的“魅力鄉村之旅 贛出豫章精彩”2022南昌市鄉村旅游風情月開幕。近日,在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武宣縣的黔江水面上,一群槳板和皮劃艇的愛好者玩得不亦樂乎。 Continue reading 湖北啟動第3屆荊楚鄉村文化旅游節,南昌舉辦2022鄉村旅游風情月
近年來,福建省將樂縣以“康養+”為引領,精心畫好“山水畫”,先后投入5億多元,推進康養產業與紅色文化、體育運動、文旅研學、醫療保健、農業觀光融合發展,打造森林康養新業態。近日,在浙江省龍游縣舉行的林業促共富行動、林業碳匯交易暨碳匯共富貸授信儀式上,浙江金龍再生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龍游縣四庫林業發展有限公司簽署林業碳匯預交易協議 Continue reading 福建將樂打造森林康養新業態,浙江龍游竹林經營碳匯項目預交易落地
以長期租賃、回購置換(探索中)等模式,保障民宿用房。同時,村委會還將廢棄的學校、廠房及破舊的大院落等整理推介利用。用活鄉村振興政策,增強民宿發展的持續活力,在區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星空夜話”舉辦民宿音樂會,在“莫野·拾光里”設立“閱享驛站”書屋,宣傳推廣玉峰山民宿文化。完善配套,提升民宿新品質 Continue reading 重慶渝北區:打造山城特色民宿產品,帶動鄉村旅游發展
9月22日,2022寧波旅游節新聞發布會舉行,為期兩個月的寧波旅游節正式拉開帷幕。本屆旅游節推出了三大舉措、三大板塊主干活動。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積極聯動上下各方,主動做好匯報協調,形成工作合力;武漢市加快推進項目落地,擬定長江國家博物館選址地武漢市月亮灣,同時抓緊完成概念性規劃設計。 Continue reading 寧波啟幕2022年旅游節,湖北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海拔1300米的巫山云雨康養旅游度假區涼風習習,度假區內,龍可國經營的肥腸雞餐飲店早已坐滿了客人,“一個晚上就有四五十桌,客人除了住在周邊避暑房的居民,還有不少上山玩耍的游客?!饼埧蓢f。圍繞康養度假游,巫山縣已打造了25個鄉村旅游示范點,培育星級農家樂50家,逐步形成生態化、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康養旅游產業體系。 Continue reading 重慶巫山:深挖村鎮特色,不掙錢的農家樂賺錢了 !
以時下流行的露營為例,今年夏天,朔州市朔城區神頭鎮新磨村把生態資源與鄉村旅游有機融合,推出燒烤露營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在鄉村體驗“野生露營”。時下,激發鄉村消費潛力,助力文旅消費復蘇,線下線上融合辦節成為山西各地鄉村旅游的一大亮點。此外,運城市還推出了“河津黃河大梯子崖”“芮城太空艙民宿”等獨具特色的旅游產品 Continue reading 山西省鄉村旅游發展:開啟露營旅游新業態,迭代升級創意節慶活動
沉浸式作為一種手段,其內核主要在于優質的“內容”的呈現方式,例如可裝入的劇本殺、戲劇、演藝、多樣的線下綜合體驗活動。通過這些多元化元素的植入,為旅游消費者構建一個對旅游產品感知和體驗的升級版,讓消費者對旅游的體驗更加逼真和留戀,大大增強對旅游目的地的向往、憧憬??梢灶A見,沉浸式旅游項目將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青睞。 Continue reading 場景設計,道具細節,互動感,故事線:沉浸是手段,內容是關鍵!
近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主辦的2022廣東文化和旅游產業投融資對接會在廣州舉辦。對接會共有515個項目申報入庫,另有51個地方政府部門申報招商引資推介。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印發《廣西大健康老年旅游發展規劃(2022-2025年)》。到2025年,廣西接待老年人游客量穩居全國前10位。 Continue reading 廣東舉辦文旅產業投融資對接會,廣西出臺老年旅游發展規劃
20222年這個暑假,不少人在今年的出行計劃中特意安排了一個新內容——在景區實景中玩上一局劇本殺,開啟自己的“二次人生”。有業內人士表示,將劇本殺融入文旅產品中,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傳統旅游觀光的局限,讓游客沉浸其中,了解當地人文風情,加深對當地美景、美食等的印象,讓游客出游體驗更加豐富。 Continue reading 今年暑期流行旅游劇本殺,沉浸式旅游走紅,實景演繹更刺激!
近兩年,四川加快推進非遺工坊發展,依托非遺代表性項目和傳統手工藝,壯大市場主體,推動服務就業,促進文旅經濟恢復發展。截至目前,四川已建設146家非遺工坊。廣東文旅廳宣布將于8月9日舉辦2022廣東文旅推介大會,啟動廣東文旅消費季惠民補貼活動,舉辦廣東文化和旅游產業投融資對接會、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等系列活動。 Continue reading 四川已建146家非遺工坊,廣東發放600萬元文旅補貼
四川省綿陽市是四川省林草局確定的四川省第一批林草碳匯項目開發試點市。為扎實穩步推進全市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試點工作,7月15日,綿陽市林業局組織召開綿陽市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試點啟動會。玉皇山村是綿陽林業富民興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玉皇山村將綠化造林與經濟發展有機融合,山的中上部發展用材林基地 Continue reading 四川綿陽:啟動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工作,堅持山村造林興業富民
2021年,洛陽市確立了打造成中國文化沉浸式文旅目的地城市的產業發展目標。在調研文旅重點項目時,洛陽市委書記江凌表示,要對沉浸式文旅產業有更深刻的理解把握,認識到沉浸式文旅產業的關鍵是游客參與和互動,在優化沉浸式體驗場景上下功夫。湖南開展“地質公園研學游”推介活動,活動通過直播地質公園研學科普游、研學產品的形式開展 Continue reading 洛陽致力于劇本殺文旅項目建設,湖南開展“地質公園研學游”推介活動
近年來,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搶抓機遇調結構,積極引導發展花卉苗木產業。2021年,全縣花卉苗林產值達30億元,林農人均收入近2萬元。日前,浙江省林業局公布了林業推進共同富裕十大典型案例,湖州市長興縣花木產業轉型升級經驗做法成功入選。近年來,長興縣以“兩非”整治為契機,努力實現苗農增收、花企增效、產業增長。 Continue reading 湖北沙洋3措施壯大花卉苗木經濟,浙江長興推進花木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