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恢復重建與創新發展,多地打造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
供銷社的恢復與重建,是時代所需,更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踐行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有力策略。10月1日,由甌海區供銷社旗下強村公司打造的區學生勞動基地正式開園。6月29日,泉州豐澤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勞動示范基地授牌儀式,在東海供銷社沃土空間“陽臺農業”種植展示區舉行。市供銷社監事會主任厲良中參加開園揭牌儀式。 Continue reading 供銷社恢復重建與創新發展,多地打造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
供銷社的恢復與重建,是時代所需,更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踐行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有力策略。10月1日,由甌海區供銷社旗下強村公司打造的區學生勞動基地正式開園。6月29日,泉州豐澤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勞動示范基地授牌儀式,在東海供銷社沃土空間“陽臺農業”種植展示區舉行。市供銷社監事會主任厲良中參加開園揭牌儀式。 Continue reading 供銷社恢復重建與創新發展,多地打造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
5年來,新疆累計投入5.9億元支持2850個村莊開展綠化美化建設。金秋時節,湖北省隨州市隨縣澴潭鎮油茶基地建設施工正酣。數十臺挖掘機同步作業,把萬畝山場“拉”成梯田,一眼望不到邊。隨縣林業局局長江明說,隨縣油茶產業歷經十年破冰突圍,終于迎來“黃金時代”,“3年新栽8萬畝,確保2025年全縣油茶面積突破30萬畝?!?Continue reading 新疆五年支持2850個村莊美化,湖北隨縣十年建設20多萬畝油茶
農業旅游成為不少農業園區的重要經營項目,游客在感受豐收美景的同時,也能參與到農業生產體驗,從親近動物到特色農藝不一而足。這樣的農業旅游,越來越受到歡迎。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現有30.8萬余家農業旅游相關企業。2012~2021這十年期間,企業注冊總量由原來的1.2萬余家增長至24.5萬家,十年農業旅游相關企業復合增長率為39.7%。 Continue reading 我國十年農業旅游相關企業復合增長率為39.7%!
《江蘇省綠美村莊211提升工程三年實施方案(2023—2025年)》近日通過專家評審。方案提出,未來3年,全省每年新建綠美村莊約200個、改造提升原綠美村莊約100個、打造綠美古樹村莊約10個。在推進休閑農業重點縣的同時,通過抓項目建設,不斷壯大鄉村休閑旅游。截至目前,遼陽全市投資500萬元以上農業重點項目158個,計劃總投資126.5億元 Continue reading 江蘇省實施綠美村莊提升工程,遼陽市塑造休閑農業觀光牌
農發行新疆分行秋秋糧收購信貸工作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已籌措秋糧收購資金36億元,較上年增加8億元。通過前期調查評估,農發行新疆分行2022年擬支持優質客戶30家,主要分布在伊犁、昌吉、塔城等地,基本實現玉米主產區全覆蓋,收購不留“空白點”。截至7月中旬,農發行南充市分行累計審批農地類貸款項目5個,獲批金額近15億元 Continue reading 農發行:南充分行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新疆分行保障秋糧收購
“這個農業科普實踐園,讓孩子既體驗了農業勞作的不易還見識了現代農業的科技進步,這一趟來得太值了?!苯?,市民周女士帶著讀小學的兒子,來到浦東新區大團鎮新建成的潤堡農業科普實踐園,參觀了農業科普中心、葡萄科普長廊,還走進葡萄園、小農夫植物天地等實踐基地,體驗當小飼養員、小菜農,零距離接觸大自然,周女士和孩子都感到很開心。 Continue reading 生態農莊里的農業科普實踐園:見識農科,感悟生態,體驗學農勞動
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除用于營造林部分外,還可以用于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林下經濟、森林康養、森林旅游等經營性項目,并涉及林業生態保護修復等領域。確定項目建設內容且建設方案通過審查后,規劃單位開始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報發改部門審批,取得項目立項批復。根據項目模式啟動PPP入庫或特許經營招標流程。 Continue reading 國家儲備林:項目投融資的相關政策、申報要點及申報流程
為推動林業生態建設產業化,加快林業碳匯交易相關工作,近日,廣東省潮州市舉辦林業碳匯培訓會。大樹掩映下,休閑亭、遮陽廊、園林小景新穎別致、游人如織。在湖南省桂陽縣正和鎮的西河兩岸,各種種養基地、生態農業與休閑觀光產業基地錯落有致,呈現一幅美麗鄉村畫卷。 Continue reading 廣東潮州召開林業碳匯培訓會,湖南桂陽打造美麗鄉村示范帶
截至2021年底,產業園總產值近3億元,擁有專業種植戶320多戶,務工農民610多人。2021年初,肥東縣人民政府與上海霧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建設安徽現代霧耕農業科技示范園項目。據悉,安徽現代霧耕農業科技示范園項目建設周期預計為2年,規劃建設160座霧耕植物工廠,主要種植生菜、番茄、水果黃瓜等瓜果蔬菜。 Continue reading 安徽肥東縣:擬打造160座霧耕植物工廠,現代農業產業園產值近3億元
從長遠來看,發展光伏農業對于我國的農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而從短期來看,光伏農業從一定程度是解決目前光伏產業困境的有效措施。自歐美雙反以來,在國際的光伏市場萎靡不振的情況下,國內大量光伏企業也陷入困境,產能過剩問題出現嚴峻形勢。從根本上講,國內光伏產業要打破危機,關鍵就在于能否逐漸實現自我轉型,擺脫對出口的依賴,這就需要其深耕國內應用市場。 Continue reading 光伏農業政策利好,商業模式如何升級?涉及哪些應用場景?
根據蘭州新聞網(2022-05-14)報道,甘肅省教育廳擬將13個單位(學校)認定為2022年全省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并于5月13日予以公示。該公示結果經過了單位(學校)申報、縣級初審、市級復審及專家評審等環節。市教育局組織區縣及專家對申報參評的西安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進行了評選,以下3家單位是擬命名為“西安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名單。 Continue reading 甘肅認定13家省級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西安市評定30家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網站顯示,《安徽省”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于近日發布。疫情影響下,各行各業面臨的壓力與挑戰接踵而至。對處于深度轉型升級的農機行業而言,2022年無疑將是又一特殊年份。持續聚焦“三農”,對于農機裝備行業發展,重點指出,要全面梳理短板弱項,加快創新。將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和設施園藝小型機械、高端智能機械研發制造并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予以長期穩定支持。 Continue reading 我國未來農機行業運行趨勢怎樣?哪些農機品類有發展前途?
項目總投資12,000萬元;占地面積1,225畝;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預計本項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約39.6萬人次,按全年運營300天計,則項目運營期日接待量1320人次。規劃區:包括入口接待區、中心農莊、峽谷探幽區、巖人花谷、元帥緬懷區、驛站商業區、濱河娛樂區、果蔬觀賞采摘區、三里荒避暑露營區、油牡丹主產區等。 Continue reading 案例:生態農業鄉村旅游建設項目可行性報告
農業文化遺產從某種意義下體現了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文化景觀的綜合特點,是一類復合性遺產。需要地方政府組織相關專家和文化學者,認真梳理整合相關的內容,組織編寫出農業文化遺產相關的科普讀物,在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和研學旅行課程,讓這些散發著濃厚土地芬芳的教材走進學生的心田,讓農業文化遺產成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項目。 Continue reading 農業文化遺產集自然,文化遺產與文化景觀為一身,如何保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