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PPP模式項目申報積極,污染防治與綠色低碳項目顯著提升
今年以來,PPP模式在穩投資補短板上發揮積極作用。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PPP管理庫污染防治與綠色低碳項目新入庫項目70個、投資額597億元,占全部新入庫項目的25.4%,較2021年同期的12.9%有顯著提升。今年以來,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要在生態環保領域創新激勵機制、政策和投融資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Continue reading 2022年PPP模式項目申報積極,污染防治與綠色低碳項目顯著提升
今年以來,PPP模式在穩投資補短板上發揮積極作用。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PPP管理庫污染防治與綠色低碳項目新入庫項目70個、投資額597億元,占全部新入庫項目的25.4%,較2021年同期的12.9%有顯著提升。今年以來,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要在生態環保領域創新激勵機制、政策和投融資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Continue reading 2022年PPP模式項目申報積極,污染防治與綠色低碳項目顯著提升
近兩年,四川加快推進非遺工坊發展,依托非遺代表性項目和傳統手工藝,壯大市場主體,推動服務就業,促進文旅經濟恢復發展。截至目前,四川已建設146家非遺工坊。廣東文旅廳宣布將于8月9日舉辦2022廣東文旅推介大會,啟動廣東文旅消費季惠民補貼活動,舉辦廣東文化和旅游產業投融資對接會、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等系列活動。 Continue reading 四川已建146家非遺工坊,廣東發放600萬元文旅補貼
近日,吉林省首屆鄉村旅游節開幕式在長春舉辦。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韓俊出席并宣布開幕,吉林省副省長劉凱出席。近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省鄉村振興局等共同出臺《非遺工坊認定與管理辦法》,對非遺工坊申報、認定程序、設立建設、支持措施、評估管理等提出要求,旨在加強非遺保護,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Continue reading 吉林省首屆鄉村旅游節開幕,山西出臺《非遺工坊認定與管理辦法》
2022年5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三明市“‘156’鄉村建設工作機制,指的是在建設理念上,堅持‘一個理念’;在工作機制上,實施‘五項機制’;在建設模式上,采取‘六個模式’;在工作重點上,建設‘八好’新農村?!?月28日,福建省三明市政府新聞辦在三明舉辦鄉村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 Continue reading 福建三明全面推進“156”鄉村建設:1個理念5項機制6個模式
各縣區逐一匯報工作后,與會專家針對陳述內容和申報材料中存在的疑問,圍繞建設內容、實施期限和范圍、投資估算和績效目標等進行現場質詢并進行認真討論。通過評審,發現縣區在項目策劃方面存在以下問題:有的超資金使用范圍策劃項目內容或者投資概算不合規、不細致;有的規模小、投資少,起不到示范引領作用;有的建設內容不具體、措施針對性不強;有的項目沒有設置績效指標或者指標設置不合理等。 Continue reading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項目申報要注意哪些問題?
項目業主提交CCER項目的備案申請材料后,需經過審定程序才能夠在國家主管部門進行備案。審定程序主要包括準備、實施、報告三個階段的7個具體步驟。另外,項目業主申請CCER項目備案須準備并提交的材料包括:①項目備案申請函和申請表;②項目概況說明;③企業的營業執照;④項目可行性報告審批文件、項目核準文件或項目備案文件; Continue reading CCER項目:哪些項目可申報?如何準備及評估?開發流程怎樣?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網站顯示,《安徽省”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于近日發布。疫情影響下,各行各業面臨的壓力與挑戰接踵而至。對處于深度轉型升級的農機行業而言,2022年無疑將是又一特殊年份。持續聚焦“三農”,對于農機裝備行業發展,重點指出,要全面梳理短板弱項,加快創新。將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和設施園藝小型機械、高端智能機械研發制造并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予以長期穩定支持。 Continue reading 我國未來農機行業運行趨勢怎樣?哪些農機品類有發展前途?
江西省新余市搶抓春季造林時機,高質量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集約人工林栽培6500畝、森林撫育2萬畝、現有林改培8800畝、林下經濟種植1000畝。安平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在養殖廢污資源利用和果蔬有機肥替代化肥兩個項目基礎上,以綠色發展、種養循環理念為引領,通過糞肥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含量,打通了種養循環關鍵點, Continue reading 新余推進國儲林PPP項目建設,安平開啟種養循環農業新模式
記者從天津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天津將在靜海區建立智能農業研究院項目,該項目選址子牙經開區高新產業園,總投資2億元。記者從自治區財政廳獲悉:截至一季度末,自治區財政已下達中央和自治區專項資金134.45億元保障農業生產,重點支持提升糧食生產、儲備和流通能力建設。積極落實“藏糧于地”戰略,統籌用好產糧大縣獎勵、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糧食最低收購價等政策以及高標準農田建設 Continue reading 天津投資2億元擬建智能農業研究院,新疆一季度下達農業專項資金134億元
北京市深入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行動,在延慶區探索以社會化、市場化為核心,化疏為堵,變廢為寶,以秸稈撿拾打捆技術為抓手,有力地促進了全區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推廣和產業的發展,走出了一條技術可行、模式可用的資源循環利用之路?!稗r戶+農機合作社+秸稈用戶”是一種對條件三方都有利的模式。在作物收獲后,農機合作社進行秸稈打捆回收作業,并支付給農戶一定的報酬,再由農機合作社將秸稈集中出售給秸稈用戶,用于加工秸稈肥料、飼料或燃料等。由于該技術模式首次在延慶區成功運行,因此又被稱為“延慶模式”。 Continue reading 北京延慶區秸稈綜合利用模式,績溪縣秸稈種菇致富模式
3月17日,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部署2022年農業機械化工作。:全球地緣局勢緊張,糧食安全愈發重要。國家大力抓糧食生產,農機作業面積、作業收益都有增加,拉動了農機需求。據統計,去年我國農機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33.39億元,同比攀升7.81%,今年上半年農機市場呈現先抑后揚的趨勢,整體情況好于往年。面對不錯的“上半場”,我們依舊不能掉以輕心,今年如何完美收官又成了農機人的新課題。 Continue reading 農業農村部部署2022年農業機械化工作,我國農機市場分析
近年來,中國每年大豆進口量在1億噸左右。大豆自給率偏低、進口依存度過高,已成為影響中國糧食安全的一塊突出“短板”。全國人大代表王守聰表示,大豆從全產業鏈上影響了糧食安全,所以我們要千方百計擴種大豆,提高大豆的產能,更重要的是要穩糧擴豆。黑龍江省是中國最大的大豆產區,種植面積和產量均為全國近半。為了讓中國“油瓶子”盡可能多裝中國大豆油,黑龍江今年在大豆種植上要“擴面積”,新增大豆種植面積1000萬畝以上,預計大豆將增產26億斤?!疤釂萎a,全面挖掘大豆增產潛力,是更為重要的路徑。 Continue reading 中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高,國際局勢大動蕩下,大豆擴種提產行動箭在弦上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獲悉,今年內蒙古將進一步優化種植業結構,擴種430萬畝大豆,進一步挖掘大豆生產潛力,播種面積最高達1802.5萬畝。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今年,重慶將緊緊圍繞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將大豆種植面積從149.17萬畝增至159.17萬畝,進一步提高大豆自給率。2月14日,邵陽市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春耕備耕。該市今年計劃將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748.7萬畝,其中早稻164萬畝。 Continue reading 糧食保供!內蒙古今年將擴種大豆430萬畝,重慶擴種大豆10萬畝
【農業機械化管理司】作為全國農業百強縣,山東省郯城縣通過創新辦理模式、優化服務方式、健全制度保障等工作措施,推動農機業務“一件事一次辦”,取得積極成效?,F將郯城縣有關做法刊登如下,供各地學習借鑒。2020年底,郯城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聯合農業農村局以群眾辦事需求為導向,將政務服務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創新農機業務辦理模式,努力1推動農機業務全周期服務“一件事一次辦”,取得了積極成效。 Continue reading 山東郯城縣(全國農業百強縣):創新推行“農機一件事”的經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