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東莞:打造林業生態惠民“新寵”,自然教育有聲有色!

自然教育則是提升生態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徑,2022年暑期,東莞市自然教育活動如火如荼,有聲有色。東莞的“綠色版圖”和“綠色服務”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質增效,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7.4%,全市21個森林公園年迎客逾2500萬人次。2022年8月,東莞市林業局獲評“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稱號。未來,東莞市林業局將以市屬三大森林公園為抓手 Continue reading 廣東東莞:打造林業生態惠民“新寵”,自然教育有聲有色!

2022年中國自然教育大會及第3屆粵港澳自然教育季閉幕

9月4日-6日,2022中國自然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主題為“融合·共享 新時代自然教育新啟航”。開幕式上,發布了《2020、2021年中國自然教育發展報告》簡報。9月開學季,以“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為主題的第三屆粵港澳自然教育季也落下帷幕。據廣東省林業局9日消息,據統計,第三屆粵港澳自然教育季期間,廣東累計開展300余場自然教育活動 Continue reading 2022年中國自然教育大會及第3屆粵港澳自然教育季閉幕

新華日報:耕讀創造性勞動,讓“創新力”成為勞動教育的“生命力”

有的學校一味強調考試成績,勞動課師資不濟、課程單調,時常給文化課讓路;有的家長自己不重視勞動,孩子耳濡目染也對勞動提不起勁……在這樣的氛圍里開展勞動教育,“生命力”不夠旺盛,起不到應有的育人作用。最為關鍵的是,各方要以創新展現勞動的魅力,讓勞動教育有新意、有樂趣,讓正確的勞動觀入腦入心。 Continue reading 新華日報:耕讀創造性勞動,讓“創新力”成為勞動教育的“生命力”

校園農場:選擇有機農業種植模式還是選擇水培模式為好?

在校園農場以及實際農業生產基地建設中,我們會面臨選擇有機農業種植模式(不外加化學物質的土培模式)還是選擇水培(霧培)模式的問題,其實這二則各有利弊,可以根據校園農場建設的課程目標來取舍。有機農業(土培模式)更加注重食品安全質量(質量更好,但產量偏低),而水培霧培模式國家注重高投入高產出(產量更高,但安全性偏低)。 Continue reading 校園農場:選擇有機農業種植模式還是選擇水培模式為好?

云南省教育廳:申報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條件及評審認定

2020年11月,云南省委省政府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2022年6月8日,云南省教育廳印發《關于組織開展云南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申報認定工作的通知》,要求申報單位于2022年6月30日前將申報材料紙質版和電子版(U盤)統一報送至省教育廳德育處。 Continue reading 云南省教育廳:申報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條件及評審認定

江蘇:召開農機高技能人才培養座談會,國際農機展工作正式啟動

旋轉耙, 農業, 農業機械, 農機, 農機, 農機, 農機, 農機, 農機

為進一步創新“農教聯合”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全省農機后備人才隊伍建設,8月16日,全省農教聯合培養農機高技能人才工作座談會在句容市召開。7月中旬,省農機化服務站在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洛陽)舉辦全省農機維修能人培訓班。第12屆江蘇國際農機展將于2023年4月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本屆農機屆以“智聯農機 機匯聚能”為主題 Continue reading 江蘇:召開農機高技能人才培養座談會,國際農機展工作正式啟動

勞育經驗交流:廣東38所職院同臺共話勞動教育基地亮點

近日,廣東省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中期檢查暨課程建設研討會在佛山南海區理工職業技術學校舉行,來自全省的38所職業院校在三天的時間里同臺匯報,展現各自學校勞動教育基地建設的成果。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則開發出紅色農墾主題課程,做出如菜單式的課程列表,當中包括了農墾故事、熱帶農業、生產茶葉、壓花等內容,還將墾荒拓業 Continue reading 勞育經驗交流:廣東38所職院同臺共話勞動教育基地亮點

東北三省成立新農科教育聯盟,天津11月舉辦中國國際種業博覽會

日前,東北三省一區新農科教育聯盟成立大會舉行。沈陽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共同發起成立東北三省一區新農科教育聯盟。從市農業農村委相關部門獲悉,第十四屆中國國際種業博覽會暨第十九屆全國種子信息交流與產品交易會,將于今年11月4—6日在天津舉辦,地點為國家會展中心(天津)。 Continue reading 東北三省成立新農科教育聯盟,天津11月舉辦中國國際種業博覽會

小學里的養殖園:學生通過德育“貨幣”,把校園的小動物領回家

近日,記者在賀村第一小學的養殖園里看到,兔子在籠子里悠閑地吃著菜葉,圍欄上兩只鴿子“嘀嘀咕咕”,看著正在圍觀的學生們。這個養殖園是學生們的開心樂園。班主任毛蕾為學校推出的領養機制點贊,“把原本在校園里的小動物托付給孩子帶回家照顧喂養,給孩子們帶來一次特殊的家庭研學體驗,也讓他們在勞動實踐中體驗養育生命的不易?!?Continue reading 小學里的養殖園:學生通過德育“貨幣”,把校園的小動物領回家

廣西啟動第二批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示范學校)申報工作

2021年11月26日,廣西發布第一批自治區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示范校推薦工作的通知(附有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申報書及基地建設標準)。2022年5月3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發布《關于開展第二批自治區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示范校推薦工作的通知》,明確了第二批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評選程序及申報材料等。 Continue reading 廣西啟動第二批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示范學校)申報工作

廣東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深圳開啟“樹藝師”職業技能培訓

5月26日,廣東省林業科技服務年暨科技活動周送科技下鄉活動在梅州市平遠縣八尺鎮舉行。近日,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林業發展中心開展了主題為“科技強林促增收,知識產權普法周”的林業科技周活動?!盎ㄋ噹煛薄皥@藝師”大家可能耳熟能詳,而“樹藝師”卻是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近日,在廣東深圳,“樹藝師”職業技能證書發布暨開班儀式在蓮花山公園舉辦。 Continue reading 廣東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深圳開啟“樹藝師”職業技能培訓

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總數達80個,力建全國自然教育示范省

2021年初,廣東省林業局下發通知,公告2021年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名單。東莞市銀瓶山森林公園、華南農業大學、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等30個自然教育基地入選,使廣東省省級自然教育基地總數達到80個。今后,廣東省林業局將繼續推動自然教育規范發展,到2023年,全省將建立100個自然教育基地,每個地級以上市至少建設1個自然教育基地,建設全國自然教育示范省,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強省 Continue reading 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總數達80個,力建全國自然教育示范省

廣東發布自然教育基地建設及課程設計指引,陜西啟動基地申報工作

廣東省林學會組織起草的《自然教育基地建設指引》《自然教育基地標識設置指引》《自然教育課程設計指引》《自然教育基地講解服務指引》4項團體標準同步發布實施。該4項標準針對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建設的主要內容、服務標準等提出了推薦性技術指引。陜西省林業局與共青團陜西省委聯合下發通知,啟動2022年陜西省自然體驗基地申報工作。此次申報在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地公園、自然學校 Continue reading 廣東發布自然教育基地建設及課程設計指引,陜西啟動基地申報工作

如何保護發展農業文化遺產:建立參入激勵機制,以產業促推合理利用

讓農業文化遺產活起來,需要充分發揮其在農產品供給、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多種功能,提升其多元價值。保護農業文化遺產,僅僅依靠各種組織、規范遠遠不夠,要想讓文化迸發出生機,需要每一位村民的積極參與。還需要地方政府組織相關專家和文化學者,認真梳理整合相關的內容,組織編寫出農業文化遺產相關的科普讀物,在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和研學旅行課程,讓這些散發著濃厚土地芬芳的教材走進學生的心田,讓農業文化遺產成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項目。 Continue reading 如何保護發展農業文化遺產:建立參入激勵機制,以產業促推合理利用